<
t2b7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 430.第426章 采访
    第426章 采访

    景恬有没有听进去自己的建议张元君并不知道,但张元君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确实很认真在教她。

    其实,演员松弛感是业内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都知道演戏要放松,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很少。

    特别是现在韩流当道的偶像时代,不管男女,说难听的都在贩卖美色,艺人一个比一个端着,很少有人能真正放松下来。

    不过好在张元君和刘艺菲所处的生态位够高,下面风怎么吹对两人的影响都很校

    张元君把景恬请教自己的事主动跟老婆说了,刘艺菲并不介意:“我们见过几面,不太熟,她对我挺好的,每次都是艺菲姐艺菲姐这样叫。”刘艺菲对景恬印象很好。

    “是不是觉得她和你很像。”其实景恬只比刘艺菲小1岁,但在事业上,感觉两人是两辈人。

    张元君这么一说,刘艺菲还真觉得景恬在某些方面跟自己很像。

    同样的家境优渥,同样的因从小被保护导致演戏菜不自知,正如张元君说的,刘艺菲通过官宣恋情主动打破神仙姐姐滤镜走出困扰自己的偶像包袱,并通过两年176场话剧的训练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景恬没有这样的机遇。

    刘艺菲笑道:“是很像,但有个地方她比不上我。”

    “什么?”

    “我嫁了个好老公埃”

    “你刚才叫我什么?”张元君道。

    “哎呀你这个人。”刘艺菲这时候又不认了,“夸伱呢,别不识好歹。”

    “好好好,回来再叫给我听哈。”可能是隔着电话刘艺菲才好意思叫自己老公。

    “我过几天就回来了。”刘艺菲道。

    “《超体》什么时候开机?”张元君问道。

    “你是老板你不知道?”刘艺菲笑问。

    “具体的事情还是他们在做,我消息可能有点滞后。”张元君道。

    “4月17号开机,拍2个月,6月19号在台北杀青。当天晚上我就回来。”刘艺菲道,这也是剧组照顾女主角,特意把杀青戏放在国内。

    两人又交流了一些《环太平洋》的消息,刘艺菲告诉张元君,传奇、华纳和导演团队三方矛盾很大,很可能会影响到电影的制作和后续开发。

    张元君说:“我们只是演员,别的不关我们的事。”

    刘艺菲才懒得管呢:“我就怕幕后矛盾影响票房。”

    “怪兽机甲电影扑街怪不到演员身上,更别说你只是三番女主。”在《环太平洋》的演员番位表里,刘艺菲排在查理·汉纳姆和伊德里斯·艾尔巴之后。

    此类电影的卖点不在演员身上,所以一般不会选用特别大牌的演员。

    此类电影扑街了,怪不到演员;成功了,也不会对演员有多大助益,业界会把大部分功劳归于幕后团队。

    所以,《环2》的溃败真怪不到恬恬头上。

    两人又说了几句腻歪的私房话,就挂断了电话。

    周末两天,《推销员之死》剧组排一休一。

    周日休息这天,工作室还给他接了个专访,来自《青年电影手册》主编陈青松。

    奥斯卡将近,《青年电影手册》想做个专题,陈青松采访了很多人,演员里他选取了张元君作为采访对象。

    地点就在张元君家的书房。

    这个采访会以全文字的形式刊登在《青年电影手册》杂志及其网站上,所以张元君今天妆都不化。

    陈青松这个人,张元君自问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

    但又同在一个圈里混,低头不见抬头见,张元君也给他几分面子。

    团队在对接陈青松时提了几点要求:聊电影就聊电影,不能打听张元君感情生活;不能提《龙门飞甲》的宣发矛盾;采访时间100分钟,不能超时。

    下午两点过十分,陈青松来到东山墅张元君家。

    张元君在楼下等他,两人见面相互握手问好。      张元君先带他简单参观了自己的房子,拉拉闲话。

    “前面是花园,后面是池塘。”张元君道,“现在还不是季节,等开春回暖了,前后院会比较好看。”

    “你会弄些花花草草吗?”

    “不会,这些都是艺菲和她妈妈种的。后面池塘我会放点鱼苗进去,没事也抛两杆。”张元君笑道。

    把陈青松带上楼,两人走进书房。

    张元君的书房不大,但陈青松一看就知道张元君是会看书的人。

    “早就听说你写的一手好字,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陈青松看了张元君的字,夸道。

    “陈老师,我们开始吧。”小赵在一旁提醒他。

    “好。”陈青松笑笑,和张元君相对而坐,开始自己的采访。

    “我们这期是奥斯卡专题。你对今年的奥斯卡的预测是什么?先从你最了解的表演奖开始,你认为谁会拿影帝。”

    张元君看了看手里的资料,笑道:“毫无疑问,《艺术家》。”

    “为什么?很多人说它不合时宜。”

    “《艺术家》这部电影不合时宜,但让·杜雅尔丹的表演让人信服。”

    “你觉得表演的最高标准是让观众信服吗?”陈青松由此引申。

    “当然。”张元君肯定道,“从来都是。”

    “你觉得当代最好的演员是谁?”

    张元君沉吟了一会儿,才说:“从技法上说,无疑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我很期待他今年的《林肯》。”

    陈青松笑笑,似乎很认同张元君的看法,但他想拱火:“国内呢?国内最好的演员你认为是谁?”

    张元君不接招:“我很喜欢巩丽和周讯的表演。”

    两人就奥斯卡接着往下聊,张元君后又预测了最佳外语片将归属伊朗电影《一次别离》:“那部电影我看了,应该是近两三年我看过的最好的外语片。我是评委我会给它投票。”

    “国产影片冲奥屡屡失败,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0年后问,那就不是个问题,但如果是现在问,那就很有必要回答。

    陈青松明显想把张元君往体制批判的方向带:“跟选送机制有关吗?”

    但张元君却没有顺着他的话走:“没太大关系。”

    “哦?为什么这么说?”陈青松自己的观点就是跟评选机制有关。

    “因为就算没评选,国产影片也拿不了奥斯卡,最多混个提名。”

    “为什么?意识形态吗?”他们可爱聊这个了。

    “艺术可以纯粹,但艺术评选很难纯粹,背后有经济账,也有政治账。”张元君就是不直接回答陈青松的提问。

    “李鞍是例外吗?”

    “李鞍是好莱坞导演。”张元君只能说到这里。

    陈青松算是看出来了,眼前这小子是反奥斯卡的,但他偏要勉强:“你对奥斯卡是什么想法?”

    张元君笑道:“我要说不想拿,那肯定是假话,说想要又成了个笑话。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嗯。”

    100分钟的时间到了。陈青松觉得张元君狡猾得不像个27岁的青年演员,怎么下套就是不往里钻,不过今天的采访还是有收获的,至少知道张元君其实不太看得上奥斯卡,有这个他就可以发挥出一篇千字文稿。

    张元君送他到门口,陈青松告辞,两人握别。

    昨晚加班10点才回来写了一点,今天上班工作都不做先摸鱼写完这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