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2b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629节
    真别以为这帮大臣干不出来,明代庙堂吵架,亦或是干脆动手,乃至当着皇帝的面打死人,翻翻《明史》,次数还少吗?

    眼见着众人神情肃然,姜星火方才继续念了下去。

    “三、经济。”

    眼见工作报告到了重头戏环节,众人纷纷打起了精神。

    如果说农业和工业所见到的成效还没有那么多,那么经济方面,就毫无疑问就是变法的重头戏了,也是姜星火自己在主抓的部分。

    不管是支持变法的,还是反对变法的,对于姜星火所进行的经济工作都投入了高度的关注,因为这才是决定变法成败的最重要因素。

    为什么朱棣这么喜欢姜星火,这么支持姜星火?究其根本,就是用姜星火的变法,能够增强大明的国力,而增强大明的国力,最明显的方面就是振兴经济。

    毕竟打仗需要钱,修书需要钱,干什么都需要钱。

    国库没有钱的话,皇帝放屁都不响。

    有灾害了赈灾?做梦;想要大手大脚修点宫殿?做梦;打算赏赐一下番邦使者?更是纯做梦。

    哪个皇帝不想可劲花钱办大事?只不过是传统的农业税,属于“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罢了。

    姜星火沉静地看着局促在狭小空间里的众人,此时此刻,他的目光就好似窗外拂面而过的风一般,带着几许寒意。

    “货币。”

    姜星火一开口,就是经济的大头,事实上,货币问题也是困扰了大明经济很久的老大难问题了。

    没有货币作为血液,经济体系根本什么都办不成,这就像是人有全身上下很多血管一样,而货币不足,就是供血不足,货币信誉贬值,就是血管堵塞。

    “宝钞贬值,是影响大明整体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恢复货币信誉,货币上建立以宝钞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体系,金融上全面建设自主可控、稳定安全的钱庄-银行体系,推行推进国债常态化、多样化,始终都是变法一直追寻的目标放眼四海,在大明增加对外贸易的新格局下,当今局势下的经济竞争,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竞争,而且是货币之间的竞争。构成一个经济安全的主要步骤,就是建立自己的货币信誉,安南国、朝鲜国、日本国,都在效仿大明进行纸钞改革,在这一方面,大明无疑走在了最前列,而如何保证货币币值、确保货币信誉,却始终是我们要努力攻克的难题。”

    第490章 税收

    这时候,“二金”之中的工部右侍郎金忠出声问道:“那国师以为,若是修改币制,又会对大明造成怎样影响呢?”

    虽然朱棣和朱高炽都分别以称病休息和闭门思过的名义暂时退居幕后,但会议上,到处都有他们的影子。

    金忠,就是替皇帝问的。

    对于农业和工业,他们可以不关心,但对于钱,尤其是明晃晃的宝钞,他们就必须要关心了。

    因此很多关键问题,他们不会让姜星火含糊过去,而是要把其中不懂的地方问个水落石出。

    虽然金忠只不过是工部右侍郎,在场众人里,他的官职不是最高的那一档,但他是皇帝的亲信,是燕军的二号谋士,跟朱棣上战场出谋划策的那种,非常受到朱棣的信任.而且工部尚书黄福如今跟大理寺卿陈洽一起,还滞留在交趾布政使司,估计得转过年还能回来,工部在事实上并不是由朱高炽的嫡系左侍郎陈寿把持的,而是右侍郎金忠。

    工部偏偏又是与姜星火合作比较多的一个部门,故此,姜星火也不得不耐心回答道。

    “一旦启动币制改革,会造成短暂的物价通缩和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个两个词,在场的官员们并不陌生。

    因为在大明行政学校的轮训班里,是有讲过这些基础经济学概念的,轮训班的内容主要就包括了荀子的圣王思想,以及民族国家理念等等.但除此以外,也有关于行政学和经济学的基本讲授。

    姜星火把这些行政学校的教师培养的不错,虽然没有姜星火这么厉害,但起码按着教材讲课,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这些前来轮训的大明中枢文官能听进去多少,具体有多少学习效果,就因人而异了。

    但他们对于经济学的了解,估计也仅限于一些基础概念,至于稍微灵活一点的东西,就费劲了。

    “为什么?”金忠又问道。

    姜星火轻笑一声,继续耐心解释道:“货币改革要求宝钞的实际币值至少要恢复到纸面币值的一半左右,现在还远远不够,即便通过减少宝钞发行量、发行国债、纳钞中盐,以及未来的增加‘银行-钱庄’体系的储蓄功能形成蓄水池,这些办法回收货币恐怕最快也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宝钞货币币值的恢复。”

    见众人没反应过来,姜星火干脆点破。

    “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明的铜钱供给不足,民间对于宝钞的需求肯定是会增加的除了内部的货币需求,在没有施行国内外货币双轨制之前,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同样会增加宝钞需求,因为宝钞相当于起到了‘国际通用货币’的作用。”

    在场的高官理解能力并没有问题,姜星火把供需两端说的清楚,稍加思量,也顿时都回过几分味来,但还是有很多人并没有理解透彻。

    这时候,刑部尚书郑赐亲自问道:“那能不能货币币值不恢复到一半?这样到时候市面上还有足够流通的宝钞,也不至于经济发展停滞。”

    姜星火摇了摇头道:“币值恢复的越好,换钞的阻力就越小。”

    “那如果不换钞呢?”

    “如果不换钞,随着大明海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如果扩展到了极西之地,甚至是蒙古人都未曾从陆路抵达和征服的土地,那么对于大明来说非常缺乏的金、银、铜等贵金属,到了以后就会变得极大富余,反过来冲击宝钞的币值.贵金属天然就有货币属性,这种是人为难以改变的,未雨绸缪,现在最好的对策就是提前进行宝钞白银化,否则的话一旦大明宝钞的流通范围和流通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那么以后换钞的困难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到时候不仅会动摇大明的基础财政结构,导致难度增长数倍,甚至十几倍,诸位认为,该长痛不如短痛,还是一直忍着痛呢?”

    听到姜星火的话,内阁值房这里顿时鸦雀无声。

    日本那里有金山银山,这对于帝国的高官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而听国师这个说法,除了日本有,恐怕极西之地更多。

    金银铜这些东西,只要大量出现并且进入到贸易体系里,那就一定会成为货币冲击固有的宝钞体系,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毕竟都是世界公认的硬通货,而宝钞说白了就是承载着大明信用的纸,对于一个土著部落的人来说,选择眼前的真金白银还是选一张纸,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所以这么看来,货币制度还真是早改早好。

    见众人没了异议,姜星火继续道。

    “贸易。”

    “国内贸易,要以重新恢复国内贸易为主体,培育完整的国内商品销售、流动体系,打通建立全大明范围内整体商品市场的难点,加快建设包括运河、官道在内的基础设施体系,并适度地超前推进经济发达的主要城池之间‘点对点商道’的建立,加快清剿自靖难以来地方残留匪患,提升道路安全保障能力。”

    这回轮到前北平副使,现吏部左侍郎许思温发问了,作为朱高炽的嫡系,他对于姜星火的很多动作,尤其是尚未开展的动作,都非常感兴趣。

    “点对点商道是什么意思?”

    姜星火淡淡地扫视了一圈在座众人,缓缓说道:“大家都知道,现如今大明的国内商贸是极不发达的,最重要的阻碍因素就是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有两方面,其一是地方残余匪患,其二是商税事实上的重复征收,所谓‘点对点商道’,就是先在经济高度发达,有切实贸易需求的城池之间开辟安全且不会重复征收的商道,收税只收首尾两次,用以回收筑路和维护安全的费用。”

    事实上,现在大明国内的贸易体系已经被各种原因破坏殆尽,从根源上来讲,就是因为靖难之役是一场前后总兵力达数百万人参与的内战,直接导致了有大量的散兵游勇在溃逃后就地化身山匪路霸,这种地方的匪患,根本就是剿不胜剿,人家往山沟湖泽里一跑,你能怎么办?

    道路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原材料和税收价格过高,造成了大量的物资积压,这些积压的物资又反过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流通性变得极差。

    想要搞国内贸易,就要筑路,每隔一定距离建立货栈,并清剿沿途匪患,有兵丁沿途巡逻保证安全,否则商贾是不敢上路的。

    而筑路需要钱,哪怕现在户部有钱,这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难一下子展开太多,只能先捡着传统意义上的重要商道,优先建立,就相当于先打通几条大动脉,剩下的血管虽然也很重要,但只能等有能力的时候再说了。

    朱棣这一年多以来,忙着坐稳皇位剿除建文余孽,以及对安南用兵,暂时还没来得及把精力投入到剿除匪患上。

    如今南方统治基本稳定,士绅阶层遭到了打压,经济上也恢复了过来,就有能力进行这种烈度不强但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了。

    “可是.”一位官员欲言又止。

    姜星火一看,正是前北平布政司左参议,朱高炽嫡系,如今的户部左侍郎孙瑜。

    这孙瑜可以说是朱高炽手下难得懂经济和财政的人物了,更是插进户部的一颗钉子,身居左侍郎高位,平常或许不显山不露水,但一旦到了关键时刻,随时都能掣肘夏原吉。

    “有什么顾虑,你就直接说吧!”

    这里面不是没人想把老朱那套“重农抑商”的国策搬出来,但眼下既然姜星火已经提前半年完成了210万两白银的赌约,这“重农抑商”早晚会变回北宋的“四民皆本”,虽说四民也有个士农工商的排序,但名义上还是齐平的。

    而且如今天下渐定,又逢变革之局,经济被摆在了第一位,没钱什么都白扯。

    土里既然抠不出几个子儿,那就只好把目光放到了商税上面。

    孙瑜道:“如今国朝支出繁多,若是要在主要城池之间筑路,并且派兵剿匪,所花银钱,太仓库怕是支撑不起。”

    姜星火微微颔首道:“这里面有个说法,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能让商品流通起来,让百姓用到不同地方的特产,让国朝收上来更多的商税,但是,同样的,我们也要承担筑路和维护沿途治安的支出,没有光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道理.万事都是开头难,这个支出我们肯定是要承担的,但是如今大明国内局势稳定,虽然国库储备不够丰富,但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把筑路的摊子给铺开,一条路一条路的来就是了。”

    姜星火的面色依旧平静,但是眼神深处,却隐含着坚毅与期望。

    前段时间,他确实有一阵子陷入了焦虑和自我内耗,但很快他就从中走了出来。

    因为他有一个无可匹敌的优势,那就是时间站在他这边。

    他的身体,现在还足够年轻,还能够奋斗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谁知道以后得大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暂时的一切劣势或是不如心意,都不用着急,完全可以不用急躁,慢慢来,做好自己的,剩下交给时间。

    别说是朱棣,就算是朱高炽,单论寿命,姜星火觉得自己都能很轻松熬死。

    更何况,眼下只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就已经取得了如此成就和进展了。

    其实这份总裁变法事务衙门的年度工作报告,莫说是旁人听着有些吓人,就是姜星火自己念起来,在某一剎那,他都有些唏嘘和不敢置信。

    不知不觉间,一回头,已经走出了这么远的路了。

    而且前路并不迷茫,一件件需要做的事情,预计完成的时间,都已经设计好了蓝图。

    一切都在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着。

    姜星火翻开下一页稿子,继续念了下去。

    与此同时他用手指捻了一下,跟他脑海中的记忆一样,并不剩几页纸了。

    “海外贸易,大明与安南国、占城国、日本国、朝鲜国、吕宋国、琉球国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平等互惠的自由贸易关系,并初步建立了海外贸易商品保险制度,帮助海贸商人放心交易,已重现北宋‘开海裕国’之景象;在进出口管理方面,目前已重启广州‘怀远市舶司’,泉州‘来远市舶司’,宁波‘安远市舶司’,基本恢复了两宋以来的市舶司制度。”

    这里姜星火指的是金幼孜负责的审法寺,根据宋神宗元丰年间推出的《元丰市舶司条例》为基础,改订了《永乐市舶司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市舶贸易的合法地位以及市舶司的具体职责。

    “对于外国来访使团,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国贡使及其随员,并命内臣监督市舶司在出海许可、海上检查、收取关税等方面的作用.下一阶段的海外贸易,重点在于推进‘迁海令’的废除与沿海居民的回迁,以及在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国家的天使馆的设立。”

    这里要说的是,大明虽然如今只有三个市舶司,远远比不上北宋的四大市舶司九小市舶司,但基本该有的都有了.北宋是密州市舶司、两浙路市舶司、福建路市舶司、广南路市舶司四大市舶司,下面有九个小市舶司,但在山东的密州市舶司规模并不大,小市舶司主要是以泉州市舶司、广州市舶司和宁波市舶司最负盛名,此三者被合称为“三路市舶司”。也就是现在大明重启的三个主要市舶司。

    故此,虽然没有北宋九个市舶司那么多,但最主要的三个,算是重新启动了。

    事实上别看华夏的海岸线很长,有很多的沿海城池,但要看航线的话,其实只有两条。

    一条路是北方航线,也就是后世的东北亚航线,在大明主要是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出发,沿着顺时针方向顺着渤海的海岸线到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最后抵达日本列岛,也就是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的航线。

    如果从日本出发的话,还可以南下琉球群岛,一路抵达吕宋岛乃至爪哇岛,这条线追根溯源的话,其实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齐国是主要的受益者,在姜星火前世也被称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上唐代以后,跟日本的主要贸易地点是宁波,这也是宁波市舶司为什么会兴起的原因.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条航线就是南方航线,五代十国的时候,南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就是靠这条航线立国的,被叫做“广州通海夷道”。

    除了这两条航线,华夏对外贸易,就只有陆上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了。

    不管怎么说,重农抑商和海禁两条国策,到了明年年中,赌约正式结算的时候,肯定就要废除了。

    到了永乐二年的年中,国策就就会变成“四民皆本”加上“开海裕国”。

    手上只剩下了最后两页纸,姜星火念的速度也变慢了下来。

    “专营商品。”

    “专营商品是大明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税收稳定保障的基石,在如今技术日新月异,商品多样性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大明既要保证固有的专营商品,如盐、茶、铁等商品的稳定销售,也要重视诸如玻璃、化肥等新型专营商品的发展.随着新一轮‘技术爆炸’端倪的产生,正在研制中的低磷钢、香水等商品,也必将成为为国库创收的重要一环,进而促进整个大明经济的增长。”

    这里额外要提的一句是,为什么作为穿越者创收神器之一的香水,被姜星火点出来这么慢。

    事实上,以前姜星火只知道古代有胭脂水粉,但真不知道古代有没有香水,如果有,香水是什么样子的。

    但后来随着他逐步了解,就大概明白了,确实有这东西,而且有香水蒸馏技术,不过不是本土产物,是五代时期由中东传入华夏的,一开始的品种叫“古剌水”,也就是一种由蔷薇花蒸馏而成的香水,这玩意甚至可以食用.总之,宋代人就已经成功掌握了这种香水的制备方法,并且开发出柑橘、桂花、茉莉等多种花露,也用其制作和香。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